長安汽車的前身是上海洋炮局,由洋務運動發起人李鴻章于1862年(清同治元年)12月授命英國人馬格里和中國官員劉佐禹在上海松江城外一所廟宇中創辦。
1865年因李鴻章升任兩江總督,而遷到南京更名為金陵制造局,主要生產各種槍炮。
1929年改隸兵工署直轄,并更名為金陵兵工廠。
1937年“八·一三”上海事件爆發,金陵兵工廠被轟炸數次。為準備抗戰,兵工廠西遷重慶簸箕石和南岸銅元局,并在1938年3月1日恢復生產,在抗日戰爭中提供了彈藥3000余噸,手榴彈三十萬余發和各類槍械約五十萬只,是整個抗戰期間最大的兵工企業。
1951年,二十一兵工廠改名為長安機器廠。1983年進入汽車行業。1957年重慶兵工廠,開始試制長江牌46型吉普車,并在1958年試制成功,參加了1959年的國慶閱兵儀式。1963年底停產,累計生產1390輛,停產后將技術資料轉交北京汽車制造廠,成為北京吉普。[3]
1994年,長安機器廠和江陵廠合并成立長安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長安今生
上市成立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安汽車”)以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安集團”)作為獨立發起人,以其與微型汽車及發動機生產相關的經營性凈資產及其在重慶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的股權,折股5.0619億股投入,并于1996 年10 月31 日以募集方式向境外投資者發行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2.5億股而設立,總股本為人民幣7.5619億元。長安汽車領取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的渝經28546236-3 號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1997年5月19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長安汽車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1.2億股。
關系調整
2005年12月,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安汽車”)的最終控股公司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簡稱“南方集團”)以其全資子公司長安集團持有的長安汽車普通股850,399,200 股(占長安汽車股份總額的52.466%)作為對中國南方工業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方汽車”)的部分出資,南方汽車因此成為長安汽車的母公司。經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于2006 年3 月30 日登記確認,長安集團所持長安汽車的國有法人股已過戶給南方汽車。
2009年7月1日,經國家工商行政總局核準,長安汽車的母公司中國南方工業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汽車”)更名為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長安”)。隨后,長安汽車的關聯企業的股權關系也進行了調整。